
10月20日至23日中期国际,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。会议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。
在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、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,“十五五”规划将引领中国发展的新征程,并为世界发展注入新动力。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孤芳自赏的独奏,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交响乐,既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,也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。
长期以来,西方现代化模式被奉为走向现代化的唯一路径。但追随这条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却大多未能如愿,反而陷入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的困境,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。实践证明,盲目照搬西方模式而不考虑本国国情,结果往往不是进步而是倒退。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实践成果打破了“现代化=西方化”的传统模式。作为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,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期国际,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。
西方现代化具有以资本为中心、两极分化、物质主义膨胀、对外掠夺扩张的特征,严重影响西方社会的内部和谐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的稳定。与西方现代化根本不同,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增进人民福祉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、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本次全会明确指出,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“人民至上”原则,并把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。进入新时代以来,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,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;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。这些成就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,也与西方现代化形成鲜明对比。
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。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,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,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、全球发展的贡献者、国际秩序的维护者。本次全会鲜明提出,“十五五”时期要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维护多边贸易体制,拓展国际循环,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,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、共同发展”。近年来,中国通过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使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出海通道,老挝第一次有了现代化铁路。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实施170多个项目,惠及超过3000万人。所有这些事实都证明,“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,是和平不是动荡,是进步不是倒退”。
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中国一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5.5%,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保持在30%左右,这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实属不易。
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,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。随着四中全会的召开和“十五五”规划的制定,中国式现代化将继续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,与各国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(逯新红中期国际,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研究部研究员)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